对政协云南省第十一届五次会议第00464号提案的答复(云政外发〔2017〕51号)
新华社 2017-05-17

普慧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践行公共外交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云南的贡献”的提案,已交我办、省教育厅、省商务厅分别办理。经我们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一直以来对云南省公共外交和民间对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正如您所说,“民心相通”作为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五通”之一,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外交工作的重要部署,也是对我省积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新要求。我省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和印度洋周边经济圈的关键枢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连接交汇和战略支点,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如何加强公共外交能力建设、通过民间交往,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我省辐射中心建设,是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近年来,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云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讲话重要精神,在澜湄合作、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及滇越、滇缅、滇老、滇泰、滇马(马尔代夫)等多双边机制合作框架下,积极促进与周边国家友好交流合作。

一、举办重要国际活动

    我省已连续成功举办4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和24届昆交会;2013年和全国友协共同主办了“第3届中国—南亚友好组织论坛”;2015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云南—以色列创新合作论坛”;2016年,承办第四届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中国峰会、承办协办了中印瑜伽大会“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崇圣论坛”、“中缅文化周”、“中印文化之夜”等国际交流活动;组织参加了“中缅民间圆桌交流会”;在泰国曼谷举办了“云南美食节”;与缅甸、泰国、孟加拉、老挝等驻昆总领馆共同举办建交纪念庆祝活动等。通过举办各类国际性活动,进一步拓宽了我省对外交流合作渠道,拓展了我省对外交往的新空间,增进了外国各界人士对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了解。

二、深化人员友好往来

    5年来,云南省友协共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访滇友好团组200多2千多人次,组派出访团组近百批近600人次,出访和接待涉及五大洲的数十个国家,涵盖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教育交流、科技合作、青少年交流、友城交往等诸多领域。我省文化系统共派出文化交流团组1000余人次,接待文化交流团组20多批600多人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近年来,省友协成功开展了与日本、韩国、泰国、缅甸、斯里兰卡、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家的青少年友好交流。参与青少年交流的州市从昆明延伸到州市,参与相关活动的中外学生已达数千人,青少年交流取得积极成果。我省德宏州、普洱、西双版纳州、临沧、怒江等边境州市每年与接壤国家边境城市组织筹办边交会、六国文化艺术节、三国丢包节、中缅胞波狂欢节、“亚洲微电影节”、傈僳族“阔时”节等富有云南地域特色的节庆活动,巩固和发展了边境地区人民传统友谊。

    三、加强教育科技合作

我省在美洲、非洲、南亚东南亚等地区8个国家设有13所孔子学院/课堂,大理大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泰国孔子学院中方承办院校,昆明理工大学获批与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共同举办孔子学院;近年来,我省来华留学生规模持续扩大,全国排位直线上升。目前,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云南省政府奖学金经费持续增长,奖学金作用进一步显现。

“十二五”以来,我省在农业、新能源、生物资源开发、畜禽和水产养殖等领域组织了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启动中国-东盟创新中心、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等高层次技术科技合作和基地建设,承担了科技部和我省在周边国家的科技援建项目和技术培训,为我省科技“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助推云南对外开放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友城助推经济发展

    截至目前,我省与33个国家的75个城市(包括省、州、市、县)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其中东南亚28对,南亚5对,体现了与东南亚南亚的传统友好态势。国际友城工作长足发展,进一步密切了全省各地与世界的广泛联系与沟通,不断深化了与有关国家地方政府的务实交流合作。我省在柬埔寨暹粒省和班迭棉吉省成功实施了中柬友好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帮助当地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2015年和2016,我省与日本岩手县分别在昆明和岩手举办了两省县农业研讨会,推动了两省县在农业领域的交流互鉴;积极推动云南省建投集团与总部位于意大利翁布里亚大区的皮奇尼集团在非洲几内亚开展项目合作,推动在云南打造意大利风情旅游小镇积极推动瑞典布莱金厄省能源联盟与我省有关企业和高校间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与此同时,各州市与对口友城间的务实交流合作取得显著成效。昆明市与瑞士苏黎世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30多年来,双方在众多领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务实交流合作,被全国友协确定为“国际友城合作典范”;2016年,普洱市利用普洱上海科技服务中心平台,尝试逐步建立“沪+滇+老”技术转移合作网作为技术转移的平台格里拉县与瑞士阿罗萨市实质性合作项目—香格里拉青稞啤酒厂顺利投产,为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弘义融利惠及百姓

    2013年以来,我省社会组织与云南省医疗部门合作,连续在缅甸曼德勒、密支那、东枝、仰光、实皆等省市开展了6次“光明行”活动,共为当地1400多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2016年在老挝琅勃拉邦省开展“光明行”活动,义诊220多人次,完成白内障手术69例。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社会组织、民众和我驻外使领馆的高度赞扬;2014年和2015年,我省和印度年轻医生组成中印联合医疗队,分别在红河州金平县和印度开展医疗慈善活动,通过义诊赠药和友好交流,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此外,我省卫生、农业、环保等相关部门和州市利用自身优势,积极贯彻“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与越、老、缅及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民生合作,取得良好成效。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在我省扩大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但由于我省民间及社会组织及民营企业起步相对较晚与全国相比,实力和影响力较弱、走出去能力不足,公共外交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

结合您的提案,我办将按照部门职能,进一步做好我省公共外交和民间对外交往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对我省公共外交和地方民间外交工作的统筹指导,争取更多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统筹安排各项公共外交活动,以国际化视角,运用国际化语言,讲好云南发展故事、改革开放故事、历史文化故事、生态环保故事、民族团结故事。积极利用南博会、旅交会等重大活动平台,全面展示云南形象和发展理念。积极支持我省社会组织、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合作,开辟更多以心相交、民心相通的民间友好交往新渠道,搭建更多文化互鉴的新平台,架设更多务实合作的新桥梁,打造更多民间交往的新品牌。

    二是积极支持公共外交普及教育。要通过教育培训,练好“内知省情、外知世界、善于沟通”的基本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公共外交素质打造一支具有较强公共外交意识、通晓国际通行规则、运用国际化语言工作能力的干部队伍;要积极支持教育部门、高校充分利用政府、民间资源,联合国内及东南亚、南亚智库和相关机构或建立非政府、民间培训机构,开展各层次公共外交项目交流,培养政府、社会组织及企业公共外交人才;要不断改进、优化省外办等门户外宣网站,使其成为各行业、各领域从业人员及广大民众了解外交外事工作,学习外交外事知识,提高公共外交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平台和渠道

    三是积极支持公共外交人才培养。积极支持我省高校开设公共外交选修课程,我办将积极与教育、商务、民政等部门沟通,与师资力量强、涉外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联合,在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外交知识讲座和专项培训;推动高校与东南亚南亚各国智库、社会组织及相关机构开展青年公共外交项目。通过各种手段,为我省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走出去”、社会组织“走出去”培养高素质公共外交国际人才。

    是加强青少年国际交流。青少年是国家与国家间友好事业发展的接班人,做好青少年交流对于国家间友好关系永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省继续打造青少年交流重点品牌进行打造,组织开展云南省与日本、韩国、泰国、缅甸、斯里兰卡、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家的青少年友好交流积极拓展与欧洲、美洲、大洋洲有关国家青少年交流继续举办“大湄公河次区域青年论坛活动”及与周边国家青年机制性交流项目;将进一步发挥友城平台作用,积极推动友城各级学校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教师互换、教学交流、学术研究等交流合作,不断丰富人文交流关系内涵。

    五是继续实施好民生项目。将积极创新工作方式,争取更多资金项目支持,推动我省更多社会组织和医疗卫生等机构参与,继续在周边国家开展“光明行”等更多暖人心的民生项目,精心组织、精心实施,积极营造友好和谐氛围,夯实国家友好关系的社会基础

    六是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加强对外舆论工作进一步加强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做好协调和服务为外国记者来滇采访提供协助和便利围绕我省领导人出访和外国领导人来访契机,推动外国领导人接受采访、邀请南亚东南亚记者来滇采访等方式,全面宣传云南;进一步加强省外办门户网站建设,大力推进网络公共外交。通过网站拉近外交外事和民众距离,听取民意,吸收民智

    七是提高公众参与度。外交外事工作应该倾听人民呼声,考虑民众诉求,寻求大众支持。外交外事工作只有面向社会公众,着眼社会各界,与民意和舆论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把握主动,做到国家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我办将积极支持我省及州市开展公共外交知识宣传活动,由外事部门牵头,联合宣传部门、社会组织、社区组织,利用市政设施、公共公益广告扩大宣传,倡导学习公共外交知识、关心和参与民间对外交往的社会氛围。支持和鼓励民众“走出去”,通过社会组织或争取政府有关部门支持,组织社会各界人士、普通民众亲自参与和体验民间对外交往工作,共同为国家关系发展作出贡献。

 

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2017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