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外事公众号 ×
    首页  »  外事文苑
外事人看外事(八)忆往昔用车轮丈量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盼明日融入一带一路绘新篇(下)
2022-10-12

编者按
根据年度工作部署和“云岭外事·银发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活动安排,省外办开展了面向老同志的征文和书画摄影篆刻征集活动,得到了老同志的热情回应和积极参与。今天,小新将继续发表其中优秀的征文系列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省外办老同志对党忠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热切期盼吧!

忆往昔用车轮丈量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盼明日融入一带一路绘新篇

作者:金诚

 

 

 

用车轮丈量孟中印缅之路

考察组的组成几乎是自然的一个过程,因为在很长的筹备时间里,参与孟中印缅论坛这个专门小组的人员基本上没有大变过,分别是孟加拉国交通部,缅甸公路局,印度工业联合会,中方是云南省各方面的专家。在正式出发前,大家早已经成为了朋友。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次年的集结赛编路书,实勘路况,用车轮丈量这条路有多长、要几天、未来的车队如何编队、车辆的配备、加油站选择、休息点、住宿点、修车点等等。这次考察与后来的正式活动相比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就是为了绕过各自繁琐的车辆出入境规定,大家约定在各自的境内使用各自派出的车辆和驾驶员,行驶规定(左舵右舵)、安全规定、保险条款均按各自国内规定办理。证件则要求所有成员持用本国护照,各方协助参与人员办理本国入境签证,这些签证中许多需要特别办理。对我们中方人员来讲,需要缅方外交部颁发的签证注明可落地出入许可的字样,在印度东北部则需办理押后补办的特殊许可(因为入境印度的莫里口岸在我们通过时尚不许可办理落地签证)。到20122月,万事齐备。为突出本文的主题,增强逻辑性,使读者对所选孟中印缅之路有个直观的了解,我直接按日期顺序将当时我写的、后来又与各方成员共同订正过的日志抄录如下:

26日。凌晨,接三位印度朋友。因为是星期日,所以得先预定好车。和调度商量,三位正好一个小车,但如果有多的行李呢?于是,加派一辆。飞机预定5点到,所以4点就起身。结果飞机晚点3个小时。寒风里的昆明长水机场那叫一个冷啊。不过也没白等,印度朋友一到,看到中国朋友如此守候,大为感动,平添一份深情。这时冒出两个孟加拉国朋友,原来今天没有达卡的航班,他们立马赶往加尔各答,改乘加尔各答到昆明的飞机,因为没有通知中方,正着急没人接,结果遇上了。两辆车正好一国一辆。歪打正着,我无比庆幸。

27日。领先期到达的印孟朋友游览石林。

28日。从昆明到瑞丽。经楚雄,大理,保山。路程:750公里,用时:10.5小时,路况:好。

傍晚时分,车抵瑞丽。一下车,孟印缅的朋友就找我握手,一再表示祝贺。贺什么呢?路好。等我走完了全程才比较真切地感到可贺。当天晚上,瑞丽外办张主任帮助我们换了一些缅币,准备到缅甸时用。

29日。瑞丽到腊戌。路程:185公里,用时:4小时,路况:较好。

昨天我其实没有睡好。因为到瑞丽的时候,瑞丽外办的张主任对我说他们先期过缅境与缅甸海关联系,缅甸海关告知没有接到允许考察队入境的通知。我一听心就悬起来了。因为当时缅甸的通讯情况极为糟糕,但是为了协调一致,印方的米斯拉先生动议搞了一次四方电话会议,就在这次会议上四方都做了承诺。缅甸与会的代表是外交部国际司处长吴觉萨,他在会上的表态是一定努力说服缅甸国防部。后来一直联系不上。已经来昆同时出发的缅甸代表倒是说没有问题,但他在路上和国内一时也联系不上。所以这天早上,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前往口岸。结果,此时缅方已在对面迎候,远远看过去,一排车辆整整齐齐停着,我觉得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风景。

出境时还有个小插曲,国门未开。我们昨晚就联系好的,为什么没开呢,原来是边防武警接到通知后十分重视,领导一定要前来送行,结果我们到了,领导未到,所以要等一等。这倒是一个令人高兴的延误。

腊戌是座名城,也是缅甸铁路网离中国最近的一个站。我们一到立马前往火车站。

在腊戌的市场里,同行的缅甸朋友叫我和一个市场里的老头一同拍照,我不知何意。原来这个老头的女儿是缅甸影星,粉丝众多。可惜我没看过缅甸电影。缅甸朋友答应给我一张碟,一睹风采,可惜至今没有收到。街上大多是讲云南话的老乡。一个操腾冲口音的大嫂见我等同乡,热情介绍情况。我问最近外界传的战事,她说那是山上搞独立的人闹的,远得很,还说,这里是个自由的国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210日。腊戌到曼德勒,途经:彬乌伦(眉苗)。路程:285公里,路况:较好。景色十分秀丽。我们的车队路过密埃峡谷,大家停下来拍照,商定明年汽车集结赛一定要在此地安排一个活动。

这天我记下三件事:中缅石油管道正在铺设,沿途布线。与前年相比(我前年来过),报摊上一片彩色,无数报刊杂志,封面都有昂山素季,因为她当时是缅国内争议人物,所以感到吃惊。原来缅甸数月前刚开了报禁,还允许外国记者前来采访。再就是在曼德勒一进酒店,大堂里看到一份华文报纸,头版是王立军的消息。

211日。曼德勒到卡勒。

途经:蒙育瓦。路程:361公里,用时:10小时。一出曼德勒就跨过伊洛瓦底江大桥,这是此行一个重要的节点。

然后到蒙育瓦约167公里,这段路相当平坦,多数为笔直的道路,但是从167公里之后,道路坑洼不平,浓尘不见五指,目测到了雨季,将无法通行。在这里,我们车队里有两车竞技,就在我乘坐的车后面,忽然一声巨响,本车大震,我初以为落入深渊,司机急刹车,原来是后车追尾,惨遭一事故,全队停车,检查半天,幸无大碍。这段路十分艰险,按中国的标准,算稍好一点的林区公路,时速无法超过每小时30公里。路边还有倾覆的卡车,不见人影,可能司机去哪里搬救兵去了。但是风景奇美,往卡勒路的右侧是长几十公里的山,形似屏风,叹为观止,问缅甸朋友,他们说了一个名,我也没记住,大家于是给它取了个中国名,金鹿山,如奔跑的鹿。这天路上还有几件可记的事:蒙育瓦车队加油,但是蒙育瓦还没有那种用管加油的设施,于是加油站的工人就用桶从一个个巨大的储油罐内打油,就像打水一样,然后一桶一桶加进汽车的油箱,很开眼界。也是在前往蒙育瓦的路上,缅甸的村落多数是铁皮顶的房子,在大树荫下,铁皮上躺着一只一只的狗。我的同事,一位小伙子说他看到了很多热狗,我问为什么是热狗,他说这些狗都伸着红舌头。我想象了一下热狗的广告,觉得十分贴切,而且生动。另外,进入卡勒之前,我们在葛礼瓦越过尼塔(nyitha)河,这是钦敦江的支流,而钦敦江是伊洛瓦底江的另外一条重要的支流,这条河在曼德勒以南约一百公里处汇入伊洛瓦底江。钦敦江可常年通行三百吨左右的船舶,直通仰光。注入印度洋。

卡勒以西南约两百公里就是皎漂。卡勒以西是卡拉丹河,这条河发源自印度东北部,经缅甸和孟加拉国注入印度洋。卡拉丹河多模交通项目是这个地区另一个重要的国际区域合作项目。

212日。卡勒至印度英帕尔。路程:246公里,用时:7小时。

途经缅印口岸,德木——莫里口岸。今天是本次考察最重要的一天,是孟中印缅之路在断绝六十多年后,在孟中印缅经济合作论坛四方的共同努力下,印度莫里口岸第一次迎来为开放专程前来考察的四国客人。印度朋友为了纪念这个重要的节点,专门把印度小组的同事安排了先过境,然后从印境走过来,再安排我和我的中国同事、缅孟朋友从缅境走过去,到大桥中间欢迎拥抱,拍下了照片。这个情景让我终生难忘。从德木进入印度,因为是印方的特殊安排,出奇的便捷,欢迎仪式之后几分钟,我们就在赶往英帕尔的路上了。护照签证等通关手续到了苏达甘地之后再行办理。进入印境,三里一小哨,五里一大哨,大多为阿萨姆长枪军。据印度朋友介绍,阿萨姆长枪军是隶属内政部的五支部队之一,主要负责边防,相当于我们的边防武警。英帕尔是二战中最为血腥的战场之一,先是英军和中国远征军一部退守,后有日本第十五集团军几乎全军覆没于此地,数十万兵员惨死异域。此地为汉蒙人种,看上去相当顺眼,中国同事们评论说像是回到了云南,村落、路边、大街、酒店人们十分友善,景色似曾相识,让你目不暇接。进入印境,我们按约定换成印度的名牌车——塔塔,是塔塔的四轮驱动——波拉瑞尔,如同这段著名的音乐,很能跑山路。

213日。英帕尔至西恰尔。路程:272公里,用时:12小时。行路难啊!后来证明,这是孟中印缅之路全程最艰难的道路,所幸没有事故发生。早起上车,同行的老李比划着手势让驾驶员把贴在前车窗的车队标识改贴到侧窗上,他好拍照。驾驶员点点头,转身回来,却是拿来更多标识贴在侧窗上,我忍不住大笑。全世界的军队哨所都贴标语,印军也不例外,一般都写:我们和山地人民一条心。只有一条有点另类:通往幸福的路正在建设当中。

214日。西恰尔至西勒。路程:121公里,用时:3.5小时。路况:较好。然后,西勒至达卡。路程:245公里,用时:6小时。路况:好。本来头天要越境进入孟加拉国,可是路难耗时,只有停在西恰尔。昨夜下榻一个有浪漫名字的酒店——玫瑰谷酒店。从苏达甘地入孟加拉国。我们在此处补办印度入境手续,办出境手续,再办入孟加拉国境的手续。耗时四小时。这个口岸不久前重开,设施应该是比较好的,但没有什么人气,两边的停车场上空空荡荡。移民局是一所平房,居然只有一个工作人员,是个老头,虽然我们有孟方的代表在场,也有一切批准手续,但是在这里归这位老头管。他用一个账本模样的本子登记我们所有人的信息,护照号码,姓名等等,关键是他的眼神不太好使,一边使劲看,一边念念有词,登一个好半天,我们二十多个人,这一个小时就没了。到了海关,海关是一排更大的房子,里面一间更大的房间,也只有一个人,年龄要小点,动作也快多了,但也要一个一个来,还要验身份。再加上两边停车场,一停一开,几个小时就没了。中午在西勒市一家名为玫瑰景的酒店吃午餐。

昨夜住玫瑰谷,今天中午在玫瑰景用午餐,原来今天是情人节!虽然这个情人节和我们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探路没什么关系,但也是个好兆头。苏达甘地这个地方十分重要,向北一百公里,就是印度往其东北部七邦的唯一通道,所谓鸡脖子要道,孟印两国因边界纠纷不时会有极限之举,所以此处是印度东北七邦命悬一线之处。此处托孟中印缅合作的福,双方开放了这条路,但愿未来成为繁荣之路。晚上住达卡,达卡是孟加拉国首都,不用介绍。

215日。达卡至杰索尔。路程:216公里,用时:6小时。路况:好。当天住杰索尔。酒店旁边有一个池塘,我们绕着这池水去看商店。路上黑咕隆咚的,近看远看都没什么人,只有睡觉了。

216日。在贝那坡二次进入印度。路程:138公里,用时:5.3小时。路况:较好。从贝那坡入印的道路两旁密布大树,枝桠苍凉,隐天蔽日,好似到了传说中的侏罗纪公园,这个景需要专门记一笔。

 过境时,印方的海关负责人十分热情,帮我们跑出跑进,连考察组里的印度朋友都十分不解,等落座介绍才知道,关长的女儿在大理医学院学习,听报告今天有中国朋友过关,特别来关照一下,我们十分感慨,一是父亲把思念女儿的情用在我们身上了,二是感谢大理医学院,这是我们第一次感受到的孟中印缅情怀。

 

 加尔各答是本次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道路中段考察的终点,是经济走廊的重镇,英印殖民政府时期的首都。市内环境建筑尽显昔日的荣光。
但是封闭后的落后更加抢眼。印度朋友为我们的到来作了精心的准备,我们也在后来的几天里到处都走了走,但那已不是本文的主题了。

最后,稍作总结:共计2820公里,其中中国750公里,缅甸961公里,印度558公里,孟加拉国548公里,另外有轮渡3.3公里。路况:中国好;孟加拉国较好;印度一般,个别路段不好;缅甸一般,个别路段不好。但是总的来讲,这条公路串起昆明、曼德勒、达卡和加尔各答四座大都市,沿途大部分地区人口稠密,商贸活跃,所经四国四对口岸,即:瑞丽——木姐、德木——莫里、苏达甘地——格里木根结、杰索尔——贝那坡,都已经或正在准备完全开放,陆地贸易日趋繁荣。以这条路支撑的经济走廊具有不可限量的前景。 

 

(文中插图均为作者手绘)